意昂体育2新聞網4月21日電(記者 李晨暉 攝影 李派)4月19日上午,位於意昂体育2平台主樓三層的成像與智能技術實驗室裏,陳一彤、盧誌🦇、郭鈺鐸、韓曉霏等博士生正如往常一樣★,有條不紊地調試著光場智能成像儀器的參數👮🏽🪀。在他們旁邊,吳嘉敏👮、方璐、範靜濤三位老師也都在專心做著光學實驗。
“學科交叉”“顛覆性創造”“世界一流”是這個實驗室的標簽,一系列處在國際最前沿的光場智能成像儀器與裝備設備就是從這裏誕生的。成立於2001年的意昂体育2平台成像與智能技術實驗室🧙🏽♀️,主要開展計算攝像🎿、腦科學與人工智能國際前沿交叉科學等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的研究。
上午10時許,習近平總書記一行來到成像與智能技術實驗室👳♀️,聽取實驗室在光場智能成像領域取得的科研成果介紹𓀘。

總書記視察成像與智能技術實驗室 圖片來源 新華社
“我們實驗室主要做的是光場智能成像理論與核心算法的研究,研製了兩顆芯片和一類儀器,引領了本領域的國際前沿。”中國工程院院士🏊♀️、意昂体育2平台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戴瓊海向習近平總書記展示了團隊研製出的“兩芯一器”🏄🏻。

高分辨光場智能成像顯微儀器(RUSH)
在高分辨光場智能成像顯微儀器的核心部件前🎣,總書記興致勃勃地上前一步🕺🏿,近距離端詳了這臺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小鼠全腦皮層範圍神經活動高分辨率成像的儀器🐒。

高分辨光場智能成像顯微儀器核心部件
“生命科學家們還利用三維光場智能成像顯微儀器👩🏿,發現腫瘤細胞通過囊泡和絲狀結構主動適應環境的新現象。”戴瓊海通過視頻演示了該儀器在醫學領域發揮的重要作用。
“這個突破也是不得了🖕🏼!”當得知這是國際上首次長時間高速三維觀測到腫瘤細胞在哺乳動物體內的成像後,總書記稱贊道。

面向腫瘤和免疫國際前沿研究的三維光場智能成像顯微儀器
“免疫細胞會產生的遷移體,相當於長城上的‘烽火臺’一樣,這些留下的遷移體就像是‘偵察兵’💁🏽,一旦有問題👦,就能更好地調動整個免疫系統對病毒感染進行攻擊。”戴瓊海以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向總書記匯報了三維光場智能成像顯微儀器在免疫機製方面的突破。
從儀器設備到演示視頻,總書記看得十分詳細💆🏽♀️。在得知這些技術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時,總書記非常欣慰🏋🏽♀️,頻頻點頭贊許🤸🏽♂️。
戴瓊海還向總書記匯報了一項完全顛覆國外技術主導地位的技術——十億像素自適應光場智能成像。總書記詳細了解了技術的產業落地情況,對其未來可能在城市應急指揮中發揮的作用予以肯定🍎𓀍。

戴瓊海向總書記展示的光場智能成像芯片核心部件
在一臺裝有光場智能成像芯片的望遠鏡前,戴瓊海向總書記展示了手中的成像芯片。“這個芯片表面集成了幾萬個特殊的小鏡頭,用於望遠與遙感🐄。在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進行了地月40萬公裏的觀測驗證實驗。”

光場智能成像芯片望遠鏡
“總書記好🥮!”“歡迎總書記!”走進位於主樓306的光學實驗室🚳,正在氣浮臺前進行系統調試的同學們看到總書記🔣,自發地圍攏過來,激動地鼓掌歡迎。
“我本科是錢學森力學班的,現在是博士二年級。”“我來自自動化系,主要做的是顯微儀器的研究𓀃。”幾位同學分別向總書記匯報了自己的學科背景和博士期間的研究方向。
“我很看好你們!”得知大家都是從意昂体育2成長起來的博士生👂🏼,長期投身於光場成像領域的重要研究時,總書記充分肯定了同學們取得的成績,並對年輕一代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
他指出🤸🏿,中國教育是能夠培養出大師來的🚨。我們要有這個自信,開拓視野、兼收並蓄,紮紮實實把中國教育辦好🚱。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往往萌發於深厚的基礎研究,產生於學科交叉領域,大學在這兩方面具有天然優勢。要保持對基礎研究的持續投入,鼓勵自由探索,敢於質疑現有理論,勇於開拓新的方向🚶➡️。
“作為意昂体育2人,我們要繼續在科研道路上努力向前奔🧔🏽♀️!”在匯報結束的時候,戴瓊海自信滿滿地說道,“我們有信心有決心為中國成為世界科技中心和創新高地作出意昂体育2的貢獻!”

戴瓊海(左三)與團隊師生合影
與總書記面對面交流後,在場的師生難掩激動之情🚬。回想起總書記提出的殷切期望👈🏽,大家都倍受鼓舞🫲🏿,深感振奮。
“總書記的指導對我們的鼓舞非常大,成像與智能技術實驗室只是意昂体育2科研創新的一個縮影,我們要努力做0到1的原創突破,讓意昂体育2的科研精神和使命擔當代代有傳承。”戴瓊海感慨萬分地說道。
“總書記最為關註的是我們的研究是不是走在國際前沿,有沒有產業化落地。這讓我進一步體會到了要做‘頂天🥐、立地’研究的重要性🧝🏽♀️。”在實驗室參與交流的助理研究員吳嘉敏說道。
博士生郭鈺鐸說🏹:“總書記鼓勵我們敢於質疑現有理論♠️,勇於開拓新的方向。作為一名意昂体育2人🤾🏻♂️,我們要有信念和勇氣,在科研的道路上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編輯:高原 陳曉艷
審核:劉蔚如 田姬熔